財富傳承是國內和海外高凈值人群面臨的共同議題。
“此前,市場預估全球有84萬億美元的資產,僅亞太地區就有近6萬億美元資產,將在2023年至2030年期間從‘嬰兒潮’一代交到更年輕的世代手中。”一位歐洲資管機構家族財富管理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胡潤研究院在2024年預計,未來10年內,將有20萬億元的財富傳承給下一代;未來2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45萬億元;未來30年,財富傳承總額有望達到79萬億元。
這一點從家辦的數量也可見一斑。“近些年,亞洲單一家族辦公室的數量激增,這與區域內多年以來的財富創造、積累有關,更重要的是,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一代創業者們紛紛面臨財富管理和傳承的問題。”一位家辦從業者表示。
新一代高凈值人群的涌入也給財富管理市場注入了新的特色。
7月22日,渣打銀行發布《個人可持續投資調研報告2025》,其中對八個市場的1600名高凈值人群的調研顯示,87%的受訪者對致力于減少碳排放的企業感興趣。并且,三分之二年齡介于25歲至39歲的下一代高凈值人群對轉型投資有興趣,高于年齡較大的受訪者54%的占比。
“事實上,高凈值人群的財富管理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這意味著不僅是金融資產,還包括房地產、家族企業等實體資產的代際傳承,都將會深刻塑造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投資方式與領導方式。”上述歐洲資管機構家族財富管理的負責人表示。
黃金——高凈值人群的共同選擇
盡管近些年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需求由于代際的轉化而出現了新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有一類資產打破了海內外“老錢”“新貴”之間的巨大差異,被廣為追捧。
從金融資產的投資來看,盡管海內外高凈值人群所處的階段不同——亞洲的高凈值人群主要處于創富和守富階段,多為一代企業家、科技新貴和企業上市受益者,而歐美高凈值人群則更多的有傳富的需求,但是在過去兩年,黃金是各類高凈值人群共同偏愛的資產類別。
胡潤在今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其調研的750位千萬資產的高凈值人群的平均年齡是35歲;而在投資方面,黃金保持首選,占比15.7%;其次是A股和基金,分別占比12%和11.3%。
《報告》指出,回顧2019~2025年高凈值人群投資行為變化,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疫情之后黃金成為首選投資標的,并自2021年以來持續增加;此外,與高凈值人群相比,超高凈值人群更早地減持房地產投資,并更早地增持黃金。
黃金被熱捧的首要原因是它是所有大類資產中,表現最好的類別。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全球資產收益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滬金,漲幅為26.7%;恒生指數,漲幅為20.0%;德國DAX,漲幅為19.5%。
“事實上,在投資者看來,黃金具有投資和儲蓄的雙重功能。”一位海外資管投研專家向記者表示,對黃金持續的投資與通脹恐懼、匯率波動和投資組合的穩定性考量都有關。對于高凈值和超高凈值人群來說,購買實物黃金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很多客戶選擇直接購買黃金而非ETF,這也是出于把資產保存給下一代的考量。在此過程中,新加坡、中國香港和瑞士是最受歡迎的地區。
從目前的配置水平來看,高凈值人群對黃金的配置比例主要在3%~5%左右,有極少數會突破5%,上述歐洲資管機構家族財富管理的負責人表示。
“可以看出,目前黃金在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中依舊被視作是戰術配置或者衛星配置,而不是主要構成。這也與更廣泛的行業共識保持一致,即黃金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提供非相關性的對沖工具或長期價值保存的工具,而不是主要的投資收益來源。但是,也不排除在未來,隨著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局勢更加緊張,這一現狀可能會被打破。”她進一步分析道。
“新世代”帶來新潮流
財富傳承之際,新一代高凈值人群也給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比如,在上述黃金投資中,除了實物黃金,代幣化的黃金也在新一代的投資人的追捧下開始盛行,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整體黃金投資中,盡管黃金ETF依舊是主流,大概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但代幣化的黃金占比也已經有五分之一,不容忽視。
“代幣化的黃金兼具實物黃金的保值功能,同時具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便捷,因此在新一代高凈值客戶中受到歡迎。它是介于傳統資產和新一代資產之間的橋梁。”她認為。
新一代高凈值人群給財富管理行業帶來的變化在亞洲尤其明顯。從行業偏好來看,傳統的房地產、制造業、貿易行業已經不是投資者關注的主要板塊,新的投資選擇,類似科技相關產業、數字資產、金融科技、ESG投資及電動汽車等,更加具有吸引力。
整體來看,新一代的高凈值人群成長于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階段,對于數字資產的接受程度普遍更高,也更加愿意嘗試類似于代幣化黃金、加密貨幣等投資。
此外,一位海外家辦負責人也觀察到,從全球來看,與上一代高凈值人群偏愛金融投資這種無形資產不同,新一代的投資者對有形資產更感興趣,比如房地產、直接投資公司、私募等,另類投資也是新一代高凈值人群關注的熱點。相對而言,他們更愿意通過有形資產的投資探索世界,豐富自身體驗。從投資主題來看,他們對ESG投資的關注度和興趣也高于上一代。
在投資視野方面,新一代的高凈值人群中海外生活學習的經驗更為豐富,因此對于全球投資和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的意識也更高。相比于海外投資者,國內的高凈值人群對于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分散化依舊不足。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國內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以存款為主,大概占比在50%左右,其次是,保險與養老、基金與股票,占比均在15%上下。而美國金融投資者對于存款的配置為15%,而保險與養老、基金與股票均在30%左右。目前,高凈值人群風險偏好以穩健型配置為主,未來高凈值人群有意通過多元化配置以提升組合收益風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