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款美元理財產品因業績“達標”而提前終止運作,引發市場關注。
進入7月,招銀理財等機構多款美元理財產品在遠早于原定到期日時觸發預設止盈條件,提前終止運作。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存續美元理財規模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但收益率下行趨勢確立,6月末,美元理財近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96%,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70個基點;疊加美元指數上半年累計暴跌11%,創50年來最大同期跌幅,一定程度上侵蝕收益空間。
業內認為,美元理財已從“無腦賺錢”變為“高風險博弈”,建議投資者謹慎上車。一方面,雖然中美利差尚存,但套利空間持續收窄。同時,若美元貶值趨勢延續,潛在的匯兌損失將進一步壓縮實際回報,投資者需審慎評估風險調整后收益。
多款美元理財產品提前止盈
7月17日,招銀理財發布公告顯示,名為“招銀理財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單及國債)尊享目標盈6號固收類理財”的美元理財產品因達到止盈條件已提前終止。
該產品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存單及美國國債等固收類資產,風險等級PR2(中低風險),設定的止盈目標年化收益率為4.20%。原定2026年12月15日到期,實際提前近一年半結束,從發售到終止僅7個月。
招銀理財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單及國債)尊享目標盈6號固收類理財產品說明書
無獨有偶,中銀理財旗下“穩匯固收增強QDII(美元年年開)”產品也因滿足預設條件在原定到期日前提前終止。
“一般在產品說明書中有相關預設的條件,理財產品達到即可觸發提前止盈。”華南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面對可能的美聯儲降息壓力,對投資期限較長的產品進行提前止盈是理財子公司控制風險、保護投資者收益的一種策略。
與此同時,美元理財市場呈現規模沖高但收益率下行的態勢。
過去兩年,顯著的中美利差驅動下,美元理財成為理財子公司戰略布局的關鍵領域,持續吸引增量資金流入。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4月,美元理財的數量總體穩步增長,5月雖短暫回落,但6月迅速反彈至161只,創下上半年新高。截至2025年7月17日,市面上存續美元理財產品規模超5000億元人民幣(按當日匯率換算)。
“按此節奏推算,7月發行量有望繼續維持高位。進一步印證了理財機構對美元理財市場的積極布局。”普益標準研究員何雨芮認為。
但多位理財子人士對記者表示,美元理財規模已出現拐點。華南一名理財子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由于美聯儲將結束加息周期的預期升溫,近期其所在機構已開始壓降美元理財產品規模,未來將逐步減少市場供應。近期,也開始有部分客戶集中贖回美元產品。
美元理財收益率同步轉跌。普益標準數據顯示,6月末,存續美元理財產品近1月、近3月、近6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9647%、3.9641%、4.1237%。而2024年6月末,存續美元產品近1月、近3月、近6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66%、4.5502%、4.3254%,2025年同期收益水平全面低于2024年。其中,6月末,存續美元理財近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96%,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近70個基點。
這一變化也與美元匯率走勢相關。2024年10月,特朗普鎖定大選勝局后,美元受經濟樂觀情緒支撐持續上漲,今年1月10日達到109.7的年內高點。此后,由于特朗普政府搖擺不定的政策、美國經濟預期轉差、歐洲的財政擴張等因素影響,美元已經開啟新一輪走弱行情。
現在上車還劃算嗎
盡管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降息時點臨近,部分投資者仍在搶購美元理財產品以鎖定當前相對較高的利率。一位華南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于6月初花1萬多美元購入某銀行美元存款產品,主要基于人民幣存款利率較低,與美元產品存在利差的考量。當前,部分美元存款1年期利率在3%~4%,高于同期限人民幣定存(約1.3%)約2個百分點。
Wind資訊數據顯示,7月以來,1年期美國國債到期收益率持續在4%左右,中美利差維持在260個基點(BP)上方。
然而,實際收益需考量多重成本損耗。一名投資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看似存在套利空間,但投資美元存款有兩道主要損耗。第一是換匯成本,購匯與結匯價差通常在0.3%左右。比如,購入1美元花了7.18元,賣出1美元卻只能得到7.16元;第二是匯率波動風險,若持有期間美元貶值,到期兌換成人民幣后可能侵蝕利差收益甚至導致本金虧損。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美元理財風險正在抬升。一方面,美元利率吸引力相對減弱。6月2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今年降息兩次甚至更多次的概率存在。這一預期導致美國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下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即將結束加息周期甚至開啟降息。
在這一背景下,雖然美元理財產品利率仍高于人民幣,但利差已顯著收窄,套利空間正在逐步消失。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6月在售的R2級人民幣理財產品平均業績基準為2.56%,R1級理財產品業績基準為2.11%。與同期美元理財相比,利差僅為2%左右。且隨著美元收益率下行,套利空間還將收縮。
另一方面,美元理財并非簡單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實質上疊加了匯率風險。蘇商銀行研究員杜娟認為,匯率屬于高風險投資品類,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專業認知和風險承擔能力。短期匯率波動的影響因素多,波動幅度大。
ICE(美國洲際交易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數累計下跌近11%,這是自1973年以來該指數在歷年上半年的最大跌幅。
業內普遍認為美元未來進一步走低概率較大,若美元對人民幣持續貶值,可能顯著吞噬利息收益。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認為,美元繼續下行,主因美元信用動搖導致的需求下降。具體來看,一是,特朗普政策變化無常;二是美國財政狀況惡化、赤字和債務問題加??;三是特朗普頻繁批評美聯儲,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
華泰期貨分析師徐聞宇指出,近期美債市場長端收益率上行,市場降息預期升溫但短期降息希望減弱。財政流動性釋放推動短期環境寬松,美聯儲內部分歧加大,政策路徑預期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