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7月18日,在2025世界鉀鹽鉀肥大會上,亞鉀國際作為全球新興鉀鹽領軍企業及“一帶一路”中老合作典范,深度剖析了境外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分享了亞鉀國際產業園模式的探索實踐,突出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同發展模式,為中國企業深耕境外新興市場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框架,也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境外新興市場的發展潛力與挑戰:亞鉀國際的破局實踐
會議上,亞鉀國際表示,在全球產業新格局的背景下,海外新興市場增量空間優勢明顯,產業鏈向東盟國家轉移趨勢明顯,以老撾為代表的東盟國家正在迎來發展機遇,具有成本低,資源豐富、政策利好、市場廣闊、產業鏈互補性強等優勢。
境外項目也存在著挑戰,亞鉀國際表示:“由于礦業項目投資金額大、回報周期長,礦企融資較難,海外開發更多依賴自有資金?!眮嗏泧H憑借規模化發展帶動業績提升,在此基礎上獲得了國內國際銀行信貸支持,還積極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以保障項目的資金需求。
“老撾鉀鹽礦主要以光鹵石為主,形成于海相沉積環境,存在地層錯動和斷裂,不同于國內鹵水提鉀工藝,缺乏對固體鉀鹽礦大規模開采技術。”會議上,亞鉀國際分享了公司在技術方面的一些進展,并表示公司成功突破了“礦建關、采礦關、浮選關、充填關”四大技術難關,打通各技術環節實現規模化量產。公司還在持續技術創新,推進降本增效與品質雙提升。亞鉀國際表示,公司對技術工藝的優化創新貫穿于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并以綠色礦山、智慧礦山為目標,持續朝著更高收率、更少人工、更低成本的協作升級。
對于工業體系不完善、工業服務能力差等問題,亞鉀國際通過在云南設立物流中心,解決供應鏈問題。此外,公司還以自備型能源供應為導向建設綜合能源中心,以保障未來產業園能源自主供應。
“很多新興國家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產業工人隊伍不夠完善?!眮嗏泧H表示,公司通過“師帶徒”方式對老撾籍員工進行手把手地培訓,還與高校合作開展定向培養,為產業園輸送具備專業技能的產業工人。
正是不斷將困境轉化為機遇,亞鉀國際僅用時6年,鉀肥產能就實現了20萬噸/年到200萬噸/年的突破。同時,通過不斷實踐,一套適配的產業發展邏輯已然成型。
亞鉀國際產業園模式:“三化”協同發展的實踐
大會上,亞鉀國際著重強調了產業發展邏輯:以鏈式升維、生態構建,實現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共生發展。老撾的經濟結構多元化不足,亞鉀國際構建的“三化”模式帶動了一、二、三產業高效協同發展,或成為打破經濟單一依賴的可行路徑。
1.以工業化為核心,筑牢產業根基
亞鉀國際以工業化為起點,鉀產業園已實現200萬噸/年鉀肥產能,規?;a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構建完整產業鏈。同時,園區引入了溴化工、鹽化工等企業打造產業集群,協同發展,有望降低產業園區內企業運營成本。
2.城鎮化同步推進,承接產業發展紅利
隨著工業化深入,順勢帶動城鎮化進程。亞鉀國際配套建設的“亞鉀小鎮”,提供完善的住房、餐飲、醫療、娛樂等生活設施,吸引大量老撾農村人口轉向城鎮就業。
3.農業現代化為重要支撐,形成產業閉環
“工業化、城鎮化”直接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了條件,一是城鎮化促進糧食需求提升;二是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技術升級、效能提升。亞鉀國際與國內農業產業資本團隊合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形成農業帶動鉀肥市場需求、保障民生的閉環。
亞鉀產業園發展機遇:稅收優惠與市場等多重利好推動前行
亞鉀國際打造的智慧產業園已具備規模、區域、市場、政策等六大優勢,深受老撾政府重視,并為公司產業園非鉀項目量身定制了《亞鉀工業園區政令》。
“一是出口關稅,第1年到第7年,園區企業可享受7%到1%的出口關稅,第8年到第15年,減半征收出口關稅;二是進口關稅,園區內企業可享受進口關稅免征或緩征政策;三是增值稅,園區內企業可享受增值稅從10%降至1%的政策;四是資源稅,第1年到第7年,園區企業可享受1%的優惠政策,第8年開始減半征收;五是企業所得稅,第1年到第4年,享受0.1%的優惠,第5年到第18年征收1%……”會議上,亞鉀國際詳細介紹了稅收方面的各項優惠,這些稅收或將進一步降低園區內企業運營成本。
亞鉀國際產業園優勢遠不止于此,規模上,依托亞洲最大的鉀鹽資源儲備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區域優勢上,地處東南亞核心區位的泛亞鐵路網樞紐及老撾工業物流中心;市場方面,東南亞地區正處于經濟增長紅利、人口增長紅利、產業發展紅利的三大紅利時期,為產業園拓展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
亞鉀國際在世界鉀鹽大會上的分享,揭開了境外新興市場“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真實圖景,表明了新興市場的價值不在現成的基礎,而是共同建設的過程;亞鉀國際產業園利用先發優勢為出海企業提供技術、原料、經驗、資源、全方位支持與協作;“三化”協同發展模式,順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為我國企業出海布局新興市場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