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正式啟動IPO,參股公司名單曝光。
7月18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樹科技”或“公司”)開啟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這表明,公司正式啟動IPO。
根據企查查,今年5月,公司名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6月份,公司2次進行注冊資本變更;截至目前,公司注冊資本增至3.64億元,此前不足300萬元。
自春晚爆火以來,宇樹科技火速出圈。近期,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揭曉的2025年全球獎獲獎者名單中,宇樹科技從來自95個國家和地區的780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功斬獲這一國際殊榮,實現了浙江省在WIPO全球獎上零的突破,也是本屆10個全球獎獲獎者中唯一的中國代表。宇樹科技憑借在機器人運動控制、高性能關節電機及實時系統等核心領域的突破性創新與全球化的知識產權布局,成功問鼎。
作為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明星企業,宇樹科技獲吉利汽車、騰訊、阿里巴巴、錦秋基金、螞蟻集團等企業的聯合領投。7月初,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對宇樹科技進行追加投資。
間接參股宇樹科技公司出爐
宇樹科技開啟上市輔導對參股公司、產業鏈公司而言無疑屬于利好消息。根據企查查的股權穿透圖,目前A股上市公司大多以間接方式參股宇樹科技。
證券時報·數據寶不完全梳理發現,間接參股宇樹科技的有臥龍電驅、金發科技、雪龍集團、首開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
比如,臥龍電驅、金發科技均通過金石成長股權投資(杭州)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股宇樹科技;首開股份旗下北京首開盈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投資宇樹科技。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7月18日,這些間接參股宇樹科技的公司年內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8%,雪龍集團、臥龍電驅、中際旭創年內股價漲幅均超過45%;雪龍集團是國內商用車冷卻風扇總成行業的領導者。
臥龍電驅表示,公司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關節模組方面的合作,公司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的業務合作還包括場景應用開發及推廣,結合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所沉淀的工業場景大數據,可廣泛應用于電力、石化、煤礦、應急救援、醫療康養等多個領域。
從杠桿資金來看,截至7月17日,與去年年末相比,獲融資客加倉的有中際旭創、金發科技、臥龍電驅等公司。其中,中際旭創獲融資客加倉幅度接近36%。中際旭創與金發科技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均有望同比增長。
此外,A股市場也有部分公司與宇樹科技存在業務合作。例如,華銳精密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與宇樹科技的合作經歷前期的送樣測試后,目前已獲得小批量的訂單。
人形機器人產業大事不斷
事實上,近期,人形機器人產業端迎來密集催化。據上海證券研報整理,7月初,智元機器人推出最新作品靈犀X2-N輪足機器人。
7月6日,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組裝測試運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自貢舉行,計劃總投資約2.5億元。
7月7日,星動紀元官宣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7月9日,智元機器人完成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機器人工業現場常態化作業直播。
另外,據集邦AI機器人消息,2025年7月11日,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發布公告,宣布智元機器人與宇樹科技成功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該項目總預算高達1.24億元(含稅),成為目前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已披露的最大單筆采購訂單,標志著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邁入規模化量產的新階段。
據央視新聞,今年上半年,我國創新應用成果加速落地。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和數據集落地運營,開源550多萬條訓練數據,加快在多領域下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東海證券指出,國內外巨頭的技術競爭與生態構建將加速商業化進程,人形機器人產業已進入“黃金窗口期”。國內外巨頭的紛紛入局,不僅為人形機器人領域注入了大量資金與資源,加速了行業的技術進步與成熟,還推動了產業鏈的標準化和批量化發展,促進全球產業鏈的聯動,使得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了重要的轉折點和變革機遇。
東海證券還表示,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淀與產業深耕,我國在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制造上取得長足進步。相比國外,國產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極具性價比。比如諧波減速器,國產主要廠商單價為1318元,國際主要廠商單價為2367元。
(圖片來源:東海證券)
10只績優人形機器人概念股獲融資客大手筆加倉
7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民營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宇樹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興興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實現顯著增長。對于整體行業,他表示,今年整個機器人行業的增速都非常快,科技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清晰。
東海證券表示,2025年或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未來市場潛力巨大。該機構根據公開信息整理顯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需求量3萬臺,按照單價30萬元計算,2025年市場空間90億元;預計到2029年,全球人形機器人需求量達到100萬臺,市場空間達到1500億元。
上述機構還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迎來發展機遇。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如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電機、先進控制器以及各類傳感器制造商,因人形機器人對零部件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嚴苛要求,獲得增量訂單,推動技術升級與產能擴張。下游應用企業借助人形機器人高效、靈活、穩定的特點,在工業生產、物流配送、醫療康復、商業服務等多領域拓展業務,創新服務模式。
從A股市場來看,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今年以來備受關注。據數據寶統計,截至7月18日,百余只概念股年內平均漲幅接近35%。這其中,有80余只概念股屬于融資客標的,近七成年內獲融資客加倉(以今年7月17日數據與去年末對比,下同,含年內新進融資融券標的),晶品特裝、勝宏科技、襄陽軸承等6股獲加倉均超過100%。
結合業績來看,年內獲融資客加倉幅度超過10%,且2025年半年報業績預喜(略增、扭虧)的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有10只,含2只年內新進成為融資融券的標的,分別為福達股份、雙林股份。
東方鋯業、三花智控、新時達年內獲融資客加倉幅度均超過30%,前2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扭虧為盈。
新時達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2025年擬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并擬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推出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