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新能源“巨無霸”N華新(華電新能)登陸上交所主板,盤中一度大漲近220%,股價最高漲至10.17元/股,盤中二次觸發臨時停牌。在上市前市值超千億元的A股公司中,N華新盤中最大漲幅已經超過中國石油上市首日最大漲幅,創下A股新紀錄。中國石油上市首日最大漲幅為191.14%。截至收盤,N華新報7.18元/股,上漲125.79%,全天成交額達127.02億元,位居A股第三位,最新總市值達294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華電新能系中國華電以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業務整合的唯一平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主要產品是電力。
華電新能本次發行價為3.18元/股,是今年以來發行價最低的新股。同時,華電新能是今年以來發行股票數量最多的新股,也是自2020年以來A股發行股票數量排名第四的新股,僅次于中國電信、三峽能源、京滬高鐵。華電新能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約為0.56%,是今年最容易中簽的新股。華電新能共有438.92萬個中簽號碼,根據中簽號碼數量估算可能有數百萬中簽股民。
今年以來,新股市場交投活躍,“賺錢效應”持續凸顯。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2025年共有55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25.42%。2024年1月1日至7月16日,共有47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34.54%。與去年同期相比,新股發行數量小幅增加,上市首日表現大幅提升。
具體來看,江南新材以606.83%的首日漲幅位居第一,廣信科技、天工股份、星圖測控分別上漲500%、411.93%和407.23%,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此外,浙江華遠、中國瑞林、海陽科技等48只新股的首日漲幅超100%,占上市新股總數的比重達87.27%。
從發行價格看,截至7月16日,今年55只新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為22.69元,與去年同期25.21元的平均發行價相比有所下降。
“近期新股次新板塊在此前交易周略微走弱之后再現結構性強勢。”華金證券分析師李蕙分析稱,短期來看,考慮到新股周期指標尚未見到顯著頂部信號,新股震蕩活躍行情暫時或將繼續。需要注意的是,新股周期指標或已經開始呈現逐步沖頂跡象,不排除本輪新股震蕩活躍周期或將逐漸步入后段,建議在繼續博弈相對性價比的投資方向基礎上,適度提高警惕,靈活擇機應變。
中信建投證券新股策略首席張玉龍認為,2025年資本市場改革整體趨于支持市場建設和深化對外開放。監管政策保持高強度,同時支持優質企業IPO上市、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高質量、加強與香港市場的互聯互通、支持優質企業赴港上市等工作。
張玉龍分析,目前,新股定價趨于合理,市場環境回暖,使得打新收益大幅度增加。行業重點支持的方向是以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